张锦文因花洒自毁前程,遭国家队开除,郎平:我在女排永远不要她
文 |卢凛
编辑 | 世界
张锦文曾经被视为手握未来女排副攻接力棒,未来排球生涯一片光明的她。却因为闹出沸沸扬扬的“花洒事件”,而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一路走来,张锦文毁誉参半的人生历程,其实和普罗大众正在经历的生活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如今的她发展怎样?
天才型选手说到张锦文,始终绕不开另一位与她联系匪浅的人物——郎平。她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伯乐和“千里马”,很显然,郎平便是她的伯乐。
可以说,如果没有郎平的慧眼,我想张锦文可能连在国家队昙花一现的入场券都拿不到。
提起郎平,人们脑海里总是会自然地浮现出她在赛场上强势坐镇,“指点江山”的模样,顺带在这时感叹一下她“铁榔头”的名号。
作为当年女排的主力队员兼主攻手,郎平和其他姑娘们齐心协力,为中国女排创下了“五连冠”的世界奇迹。
夺得此等至高的荣誉后,郎平功成身退,选择退役,之后自费前往美国留学。之后也经过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然而,纵使相隔千里,郎平仍旧放不下对中国女排的牵挂,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原来中国女排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郎平退役后,中国女排陷入了将近十年的低谷期,庄严的国歌再没响彻国际体育赛事的现场。这一切,郎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句“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让她内心所有的犹豫和担心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毅然决然选择回国,扛下了女排这个担子。
回国后,郎平首要的任务便是为国家队注入新血液,选拔一批优秀的选手。在对现有的国家队队员进行了一番观察后,郎平发现这群年轻人确实有过人之处,但跟自己理想中的队员标准还有一定的偏差。
但当江苏队女排主力张锦文带着优秀的战绩闯进郎平的视野后,她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队员了。
张锦文可以说是一名天才排球少女。
自小便对排球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张锦文,凭借着身高的优势和相当优秀的身体素质,她在江苏队同届女排运动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专职副攻的佼佼者。
一开始在国青队的时候,她便担任了排球队的核心人物。并在第八届世青赛中带领中国国青女排浴血奋战,斩获当年比赛的冠军,而她本人也因此获得中国首个世青赛MVP。
张锦文出色的表现无疑吸引了郎平的目光。在她的身上有着郎平当年的影子,对排球纯粹的热爱,一股蓬勃向上的干劲。
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创造出众多辉煌的成就,队员们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功不可没。在张锦文身上,这些品质真真实实地存在。
“国家队需要的就是这样的队员”,郎平心想。于是在1997年正式将张锦文召入了国家队,并下定决心好好培养这名年轻人,发掘出她身上所有可能的潜力。
能够进入国家队,走向更高更广阔的舞台,是张锦文一直以来的梦想,得知此消息的她兴奋不已。
从省队进阶到国家队,并且能够被郎导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安排在主攻这一重要的位置上,这无疑是自己排球生涯中一个巨大的飞跃,是多年努力才换来得回报。
因此张锦文大受鼓舞,进队后的她时刻充满干劲,对待训练从不松懈。尽管训练结束了,但场上依然能看到她刻苦的身影。
此外,她甚至给自己定下了比此前更加严苛的目标,将每天的训练量翻倍,把一个动作练上上百遍,以期收获更优秀的效果。
打排球时的张锦文专注努力,浑身都在散发着光芒,仿佛自己的世界里就只有排球的存在。
队友们总说,张锦文不是在练球,就是在去练球的路上。言语之间透露的都是对她这种精神的敬佩。
而郎平看着眼前这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可能继承自己衣钵的张锦文,心里的欣慰也是满到快要溢出来。
在张锦文刻苦努力的精神的影响下,女排队员们纷纷要求给自己加训,整个队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看着焕然一新的国家队,郎平不禁感慨道:“中国女排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骄傲使人落后然而,还没等到张锦文带领着国家队在国际赛事上大展拳脚,她却率先跌落神坛。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想当初,因为自己张扬的个性和桀骜不驯的性格被郎平一眼相中的张锦文,竟会在同个地方栽了跟头。
在郎平的执教理念里,对待每一位队员的训练都应当是严肃合理的。不仅在技术方面要做到优秀,素质和人品自然也不能落下。她教导女排要先学会做人,而后才能学会好好打排球。
排球运动需要团队协作的基本素质,要求队员之间具备极高的配合度和默契度,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在团队中将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因此学会和队友磨合,互相打配合是基本操作。
随着大小比赛的不断成功,张锦文的实力被越来越多人认可。接踵而至的,使她将这些基本素养抛掷脑后,在大家的欢呼声、赞赏声中迷失了自我,沉浸在掌声和鲜花里无可自拔。
曾经那个心里只有排球的女孩,如今却在名利场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她想要得到更多的认可,获得更多的优待。
恃才傲物的她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参加基础的训练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只有多参加比赛才是王道。
抱着这种功利心态,她变得越来越不知轻重,甚至还出现了迟到早退各种违反国家队纪律的举动。
我们都知道训练讲究的就是团队协作。作为一个团体,如果队伍里有人迟到,那么剩下的人就不得不等到全员到齐,才能展开进一步的训练。
然而,始终以自我为中心的张锦文可不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团队上,在她看来自己只要足够有实力,就能带飞整个团队。
可想而知,张锦文这一系列行为无疑严重耽误了整个团队的训练效率,不仅仅是对其他队员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团队协作的巨大破坏。
时间一久其他队员们的心里难免产生不愉快,但是碍于张锦文深受众人的关注,此时风头正盛,大家很难直截了当地对张锦文发表意见。
于是在往后的训练过程中,队员之间配合不紧密,屡战屡败的现象频发,女排的士气再而衰,三而竭。
除了在团队协作方面,张锦文的作风令人唏嘘,她在赛场上浮躁、急功近利的表现才是更为致命的。
众所周知赛场上比拼的不单单是个人实力,在面对需要持久力的比赛时,个人心态同样尤为重要。
其他队员普遍保持良好心态,即便在关键局比分落于人后,依然能够沉着冷静,及时寻找机会进行反击。
相比之下,张锦文在赛场上的表现显得浮躁,远远比不上自己的队友。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旦在比赛时有一个人的心态出现问题,整支队伍的节奏就会被打乱。实力固然重要,但心态是否平稳会直接影响到实力的发挥。
作为教练的郎平将这支队伍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她深知问题的关键在于张锦文,只有她改变了,整支队伍才能再次焕然一新。
于是,当张锦文身上的问题再次出现的时候。她没有过多地责备,反而是用平静的语气,极具耐心地同她反复讲道理,希望她能真正听进去,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
可以说郎平对她还是比较关照的,生怕自己不小心言重了会伤及她的自尊心,挫伤她的积极性。
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张锦文,如果想要在排球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性格,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
可惜事情的发展总是事与愿违。我自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郎平的惜才不但没有唤醒张锦文,反而让她越来越不懂得收敛,变得更加嚣张跋扈。脾气一点就爆的她可以说已经丧失了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应有的素养。
这让郎平对她感到非常失望。
被国家队开除如果事情只是发展到这里,尚且还有挽救的余地,但“花洒事件”的爆发彻彻底底的为张锦文在国家队的排球生涯画上了句号。
据传,当时训练结束后队员们一起去浴室洗澡。各自在浴室收拾时,突然听到隔间传来激烈的怒吼声和争吵声,她们急忙赶过去。
到地方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张锦文和清洁阿姨起了争执,甚至大打出手。脾气火爆的她和人对线起来拦都拦不住,最后郎平出动才平息了她的怒气。
众人深究其争端的原因,竟然缘于一只坏掉的花洒。
保洁阿姨没有及时报修张锦文那支坏掉的花洒,导致浑身臭汗的她无法正常洗澡,这引起了她极大的不满。
高强度的训练本身就让自己感到疲累,想洗个热水澡放松自己却遇到这档子事,一时气不打一处来的张锦文索性将脾气全都撒在保洁阿姨身上。
第二天,“国家女排运动员在浴室对保洁阿姨大打出手”这一新闻立刻在社会上传开,并且登上了各大新闻的头版头条。
要知道作为国家运动员,自己的一举一动代表的不仅是个人的形象,同时也代表着国家的素养和颜面。张锦文这一有损形象的过激行为无疑触犯了众人的底线。
因此领导们和郎平商议之后,决定将张锦文从国家队彻底开除!郎平甚至放出狠话,只要有她在的一天,张锦文就不可能再进国家队!
事已至此,已经回天无力。这一巨大的落差对张锦文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想当初进国家队的时候有多光彩,现在离开的样子就有多狼狈。
此时的张锦文才真正醒悟过来,自己曾经的傲慢自大终究还是付出了代价,不管自己如何苦苦哀求也依旧于事无补了。
潜心修行从国家队悻悻离开后,她始终放不下自己所热爱的女排事业。即便自己已经无法再以运动员的身份重新站到赛场上,她也想靠着自己这些年来的历练发一份光,散一份热。
她选择从台前转战幕后,用担任教练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她前去应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体育老师,并想借此机会组建了一支男子排球队。
然而当时南信大的男排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这意味着前方的困难只多不少。面对巨大的压力,她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还专门研究出适合男生的独特战术。
在2008到2010三年的时间里,她带领着这支队伍横扫各大学生联赛,连续三年获得亚军的好成绩。趁着势头正盛,一举斩获了2016年的冠军。
赛后张锦文接受采访,当记者们都抢着宣传报道张锦文时,她将话筒递给了身后的队员们,并说道:“荣誉是属于团队的。”
随着岁月的沉淀,如今的张锦文早已今非昔比。担任教练的她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褪去了年轻时的傲慢浮躁,多了成熟包容。
而在这些时刻里,她也深刻体会到了当时郎平教练的不易,对自己的年少无知感到深深的愧疚。
她在用另一种方式弥补曾经的缺憾,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排球事业的热爱,如今成为冠军教练的她依然在为中国排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和张锦文有着相似之处。
在名利面前容易迷失自我,被傲慢自大吞噬自己的初心。为了获取更优秀的成绩而急功近利,急躁进取。
谁都想要迈向更高的台阶,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登高者需自卑,希望大家都明白,只有脚踏实地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