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斯回归带来连锁反应,德国队中场必将重新洗牌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黄思隽
持续发酵两个月之后,托尼·克罗斯决定回归德国国家队成为了事实。这位在2021年夏天的欧洲杯后就主动退出国家队的皇家马德里中场,在周四通过社交账号发表了“回归宣言”。他在Instagram上写道:“伙计们,开门见山:我会在3月重新为德国比赛。为什么?因为国家队教练问了我,我准备好了,而且我相信跟这支球队在欧洲杯上的作为,会比大部分人所想象的要大得多!”那么,他的回归,对于已连续3届大赛沉沦又迫切希望在本土欧洲杯上重塑强队形象的德国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为欧洲杯冠军回归
让克罗斯回归国家队的话题,其实从他退队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毕竟他退出时才31岁,明显属于早退,何况他在那之后又立即随皇马拿到了职业生涯第5座欧冠奖杯,成为唯一解锁这一成就的德国球员。最重要的是,他离开的这超过两年半里,德国队并没有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样在弗利克手下翻开新篇章,反而在竞技水平和国际声望上一再刷新下限,面临在本土欧洲杯上丢人现眼的巨大危险。一部分曾归咎勒夫和克罗斯把德国队带偏的球迷,如今又想念起这位中场大师的传控能力和领导才华。
于是自从去年12月中旬,纳格尔斯曼在做客德国电视二台《体育演播室》节目被问及是否打算邀请克罗斯回归时,多少有些逢场作戏地表示这是个“有趣的想法”后,这个话题的热度便持续升温。其实按照纳帅当时的说法,至少截至那个时候为止,他并没有正儿八经地邀请过克罗斯回归。纳帅只是透露,早在执教拜仁之前,他就跟年龄相仿的克罗斯相识,两人是非常好的聊天对象,“跟他交流总会感觉非常有意思。他是其中一个球员,这种球员并不多,大概20个吧,是那种你可以非常推心置腹地讨论话题的球员。”
至于让克罗斯回国家队,纳格尔斯曼表示并没有跟他正经聊过,但又没有把话说死,“我也跟他说了:据我所知,他还有德国护照,我真诚地邀请他展现出自己的最佳表现。如果他拿出最佳表现,那么我也许会重新把他召回。”显然,自那之后,两人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直到纳帅终于决定向克罗斯发出邀请。而克罗斯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以及个人深思熟虑之后,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无论是媒体、球迷还是与克罗斯有各种关联的圈内人士,逐渐嗅到了他想要回来的味道。德国队主管沃勒尔日前就说过,克罗斯还是“世界级球员”,“能够做一些伟大的事情。”而大概一周前,克罗斯对于自己的回归已经做了隐晦的预告,“我还在考虑,我还没做决定。有这样的可能性。”最终,他真的回来了。
从他的“回归宣言”不难发现,除了纳格尔斯曼这个“多年网友”的邀请外,克罗斯重返国家队的另一个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就在于欧洲杯——更准确地说,是欧洲杯夺冠的愿景。随着上赛季终于首次捧起了国王杯,克罗斯职业生涯至今参加过却没拿过冠军的顶级赛事,有且只有欧洲杯了。上届欧洲杯后宣布退队时,克罗斯说过,2016年欧洲杯半决赛在场面大优的情况下被法国队淘汰,是他“国家队生涯最苦涩的一次失利”。而上届欧洲杯,本是他对这个冠军的最后一搏,“我为德国队出场106次,不会再增加一次了。我本想再豁出去一把,最终踢到109场,然后再拿一个冠军——欧洲杯——来结束的。”
中场如何排列组合?
纳格尔斯曼究竟说了些什么,成功打动了在弗利克执教德国队期间曾多次排除回归可能性的克罗斯?究竟是什么让克罗斯觉得这支处境糟糕的德国队能在本土欧洲杯上大有作为?在自宣回归后,克罗斯立即就在自己和弟弟费利克斯的播客节目中透露了更多细节。
克罗斯强调,直到纳格尔斯曼问他是否可以想象回归之前,他都没有想过这件事,“国家队教练打电话给我,跟我说这届本土大赛需要我,这是一种激励。”听到这番说法后,克罗斯无法“无动于衷”,毕竟这也是对他近期在皇马表现的“巨大认可”。克罗斯透露,每次与纳格尔斯曼聊完后,他参加本土欧洲杯的想法就会变得“进一步成熟”。最终,他做出如此“重大决定”的关键在于和纳格尔斯曼达成了“共识”,“你必须有一种感觉,这样做行得通,并且可以开花结果。否则你是不会去做的。”
克罗斯也不忘给自己的回归先泼上一盆冷水,“我当然想要帮忙,但我绝对不是救世主。”他还强调,千万不要以为他离开又回来“这一诡计会让我们变成热门。这样想没有意义。”事实上,尽管外界对于克罗斯重返国家队普遍表示欢迎。《图片报》的网络民调就显示超过七成读者认为这是好事,但结合他离开国家队前那最后两届大赛的表现,以及德国队的近况,实在很难对他回归的效果和前景感到乐观。最大和最直接的一个疑问就是:中场究竟该如何排列组合?
要知道,弗利克在下课前将队长袖标交给了京多安,并表示今后要围绕巴塞罗那中场来打造球队。而纳格尔斯曼接手之后,也没有推翻前任的决定,甚至在去年10月美国之行的两场比赛中,成功烘托出了京多安的核心地位。无论是对美国的胜仗,抑或是与墨西哥的平局,京多安都在帕斯卡尔·格罗斯的保护下踢出了“核心范”。但去年11月连负土耳其和奥地利的两场比赛,当纳帅继续为京多安试验不同的中场搭档,效果又糟糕透顶。
对土耳其时,纳帅安排京多安和基米希搭档双后腰,而且反倒是京多安固定在6号位,基米希在进攻时拥有大幅压上的自由,即变成8号。对奥地利时,轮到京多安和戈雷茨卡搭档双后腰,而戈雷茨卡固定在6号位,京多安恢复向前的自由。但无论是哪种方案,京多安、基米希和戈雷茨卡都踢得不自在,谁都发挥不出应有水平。反倒是对奥地利一战,当萨内在下半场开始后不久就被罚下,而基米希和勒沃库森悍将安德里希在第61分钟换下京多安和戈雷茨卡后,德国队的中场运转才变得高效起来,10打11反而不落下风。
基米希回右后卫?
尽管格罗斯和京多安搭档的效果可以收货,但很难想象,在德国队里只是“菜鸟”的格罗斯会在欧洲杯上获得优先于基米希和戈雷茨卡的出场顺位。如今随着克罗斯回归,以及安德里希冬歇期后在勒沃库森状态大勇,格罗斯的出场顺位恐怕只会变得更加靠后。克罗斯回来之前,德国队最不缺人的位置就是6号和8号位,难点只是在于如何选出最优组合。如今克罗斯回来,非但不会令这个问题迎刃而解,反而增添了所谓的“幸福烦恼”。
让皇马中场核心和巴萨中场核心搭档不就行了?不要忘了,上届欧洲杯,勒夫就是这样安排的。在343阵型里,克罗斯为京多安当打手,基米希让位到右翼卫,结果?克罗斯浪费了太多精力在干脏活累活上,他的勤奋和凶悍令几乎所有看着他一路成长的专家和球迷都大吃一惊。但他的组织特长因此难以发挥,而更令人失望的是京多安根本无所作为,直到后来被戈雷茨卡挤到板凳上。
纳格尔斯曼应该不会蠢到照搬这套失败的方案。那么,在京多安和克罗斯几乎肯定都要占据主力位置的情况下,纳帅究竟有何打算?既然他在去年12月那期节目中“预告”了克罗斯回归,那么我们也不妨从他那期节目中透露的其他信息里,尝试找出新的中场答案。
首先,对于基米希的位置,纳格尔斯曼当时表示从未排除让基米希出任右后卫这个选项。但此前对土耳其和奥地利时,德国队实际上用的是三中卫(三四后卫切换),而纳帅认为基米希不适合在这种体系里踢右后卫(即防守时成为四后卫的右后卫,进攻时是三中卫的右中卫),因此并没有尝试。而假设接下来3月对法国和荷兰的友谊赛,纳帅重新使用正儿八经的四后卫,至少不会再像11月那样“整大活”——让哈弗茨踢左翼卫,让萨内/布兰特等边锋踢右翼卫,那么基米希回到右后卫是合理的选择。
变成三中场结构?
不过,对于基米希回右后卫,纳格尔斯曼谈及的只是一种选择和可能性,而不是明确的方案。相比之下,他对队长京多安的位置有了更明确和清晰的定位,“我认为,伊尔卡伊在新的阵型结构中会稍微向前一点,类似于他在巴塞罗那,踢的是8号位。他在那里会获得更大的自由。”更重要的一个信息在于,纳帅认为京多安身后需要配置两个真正的6号,“哪些球员会在双后腰以及四人防线上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坚固度,并且给予进攻位置上的许多优秀球员自由?”
结合这两句话,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德国队将改为三中场结构,即京多安顶在前面(8号),身后是克罗斯和另一个6号。另一个6号究竟是谁?当然可以是基米希,毕竟他和克罗斯搭档双后腰是一套相对成熟的方案。2018年世界杯惨败之后,勒夫的改革就是从基米希改踢6号位为克罗斯当打手开始的。而不久前谈及克罗斯回归国家队的话题时,基米希也表示欢迎,“跟托尼踢球总是让我很开心。”
问题在于,如今的基米希跟当初刚在国家队改踢中场的他已经不一样,早已习惯于掌握大量球权,甚至是队内最多的球权,而不是专注于为真正的持球核心当打手。一旦重新与克罗斯搭档,基米希必定要重新适应和改变踢法。而且纳帅在去年11月那两场比赛中,都把基米希放在更偏向于8号的位置上,而不是固定的6号位。这样来看,基米希并不适合在这个三中场里成为克罗斯以外的另一个6号,反而踢右后卫对球队的帮助可能会更大。
相比于基米希,格罗斯和安德里希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蓝领,可能更适合成为克罗斯和京多安身边的配角和润滑剂。尤其是近期在勒沃库森恢复了状态和信心的安德里希,他不仅球风足够泼辣,而且还可以踢清道夫(在三中卫体系里居中),对于充当后防线前的屏障以及为出球核心(勒沃库森的扎卡)当打手经验丰富。而格罗斯的球风相比于安德里希则更加四平八稳,传球技术更扎实,而且截至目前在国家队的表现更好。至于戈雷茨卡,他像过去3届大赛那样从替补席发起攻击的可能性较大。
中场组合的问题看上去有望解决,但增加一个中场,也意味着要减少一个前锋。普遍认为,纳格尔斯曼上任后的第一个成果,就是确立了由菲尔克鲁格、萨内、穆西亚拉和维尔茨组成的前场四人组。但克罗斯的回归,几乎肯定直接导致萨内、穆西亚拉或维尔茨当中的一个被牺牲掉。由于萨内对奥地利时染红被禁赛3场,这个问题似乎在欧洲杯前都不是问题,但纳帅会否真的借此机会直接放弃掉萨内这枚既重要又难用的棋子,目前还很难说。反正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德国队不会像图赫尔的拜仁那样,对萨内有那么强的依赖,毕竟维尔茨和京多安的段位和状态都不在他之下。
总之,克罗斯回归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大。效果究竟是好是坏,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德国队来说究竟是一场及时雨,还是纯粹只是增添了流量,甚至像乌利·赫内斯所说的那样是“泰坦尼克号的信号”,最快都要等3月下旬的2场比赛才能初见分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