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脚虾”“梦想家”“浪射王”类似的负面标签似乎总是挥之不去
“软脚虾”“梦想家”“浪射王”...提及莫拉塔,类似的负面标签似乎总是挥之不去。但在昨夜今晨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他最显著的身份只有一个:
欧洲冠军的队长。
盛放的礼花,宣示着西班牙足球蛰伏十二年的苦尽甘来。彩带之下,也是莫拉塔一场迟到许久的正名。
莫拉塔似乎向来都是一个情感外溢的人。1/4决赛凭借梅里诺的绝杀惊险迈过德国时,替补席上的莫拉塔抱着第三门将雷米罗泪流满面。决赛终场哨声响起前,莫拉塔在场边不停地踱步跳动,神情比任何一位场上球员还要急切。硬币的正面固然是他的全情投入,但反面则是他不够坚强的、容易被外界声音干扰刺激的心态。
数据和流量时代,一些片段总会在反复传播下固化为偏见。一些观点习惯于将球员效力俱乐部时的刻板印象带入到国家队中。当然,身披国家队战袍的莫拉塔,也会像在俱乐部一样浪费机会。但在体系完备程度远不如俱乐部的国家队赛场,莫拉塔那些难以用数据准确衡量的付出:跑动、策应、压迫、对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
抛开偏见,莫拉塔国家队生涯至今80场36球的数据,已经位居西班牙队史射手榜第四,现役第一。排在他身前的,只有比利亚、劳尔和托雷斯三尊传奇。倘若真如偏见所描述的那般难堪一用,莫拉塔又怎能达到如此高度?
2014年世界杯后,在王朝崩塌的断壁残垣中。22岁的莫拉塔接过了V7T9留下的利剑,与帕科-阿尔卡塞尔、迭戈-科斯塔等锋线同袍,共同扛起复兴的重任。2016年,莫拉塔首次出战大赛。然而在小组赛3场2球的惊艳后,一到淘汰赛便被对其知根知底的尤文三老联手绞杀,西班牙在郁闷中出局。
因为状态问题落选2018年世界杯后,莫拉塔终于坐稳了国家队锋线交椅。2020年欧洲杯6场3球、2022年世界杯4场3球,莫拉塔的作用远不是进球数据可以简单定性。司职中锋的他,承担着远胜于中锋的职责。他用不惜体力的大范围跑动,在攻防两端都帮助其他队友分担着压力。
在进攻端,作为前场几乎唯一的对抗强点,莫拉塔既需要扮演策应支点,又需要拉边冲刺提供纵深。进攻组织阶段,他需要大幅度回撤至中场和锋线之间进行接应串联,在阵型顶端梳理球路方向,同时为后场纾解压力。进攻推进至纵深时,他需要在中路反扑提供抢点威胁,又需要审时度势,为后排插上的队友制造空间。
淘汰赛对阵法国,亚马尔和奥尔莫的闪光背后都离不开莫拉塔的幕后苦劳。亚马尔扳平比分之前,莫拉塔出现在禁区前沿完成回敲,为神童的远射架好炮台;第二个进球,莫拉塔冲击前点压迫法国后卫线,为奥尔莫的灵性一抹制造了足够的空间。决赛之夜,尼科-威廉斯首开纪录的瞬间,完成了压制防线前置任务的莫拉塔也已经在门前就位。虽然在本届赛事中只贡献了首开纪录的1球,但是无人否认,离开了莫拉塔的勤勉付出,这支球队的齿轮便会陷入停滞。
在防守端,考虑到几名中后卫都不以运动能力和防守侵略性见长,莫拉塔需要领衔第一道压迫,通过反抢和对抗尽可能让战火远离本方半场。本届赛事的淘汰赛阶段面对德法两强,当西班牙队需要阶段性落入低位防线时。莫拉塔都在防守端大量投入协防和补位,甚至回收到禁区前沿保护落点。“防守型前锋”曾经是用来讽刺托雷斯的段子,但是今年的莫拉塔硬是凭借并列领跑全队的10次成功铲抢,将段子打成了褒义词。
莫拉塔这类球员,当他在场时感觉平平无奇,一旦当他缺席,反差感便显而易见。上届欧洲杯对阵瑞士,恩里克在半场过后一球领先的局面下便撤下莫拉塔,意图用传控消耗对手,结果被拖进惊心动魄的点球大战。本届赛事,“不长记性”的德拉富恩特在对阵德国时故技重施,险些因为反推无力而被德国围攻逆转。
后V7T9时代,多位中锋在国家队人来人往,但为何只有莫拉塔一人能够屹立不倒,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呢?
全面性,或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伊格莱西亚斯、何塞卢甚至帕科与德托马斯几人,战术功能过于单一。在禁区内专心扮演攻城锤和射手尚可,无法回撤支援中场运转,更无法输出大量跑动拱卫防线。上届欧洲杯口碑不错的赫拉德-莫雷诺,自身也需要支点掩护才能踢得舒服。在西班牙中场控制力不如以往的当下,想要当好国家队首发中锋,只会进球是不够的。
当然,莫拉塔的长青也离不开时代的造就。2018年世界杯后,迭戈-科斯塔陷入早衰怪圈,从此再未入选国家队。至于更年轻的后辈,东京奥运会大放异彩的拉法-米尔还在等待成年国家队的召唤;更年轻、成名更早的阿贝尔-鲁伊斯,至今未能在高水平赛事中兑现潜力。在人才凋零的背景下,新生代的中锋普遍缺乏全面性,这更加凸显了莫拉塔的难得可贵。
究其生涯,莫拉塔哪怕再勤勉,或许也无法企及比利亚与托雷斯的成就。这座欧洲杯,算是为他勉力支撑西班牙锋线熬过后黄金时代的最好告慰。只是,在决战前夕已经表态“会考虑退出国家队”的莫拉塔,还能够在国家队坚持到何时?离开了莫拉塔,德拉富恩特任内好不容易塑造的清晰明快的战术风格,还能顺利运转吗?
“她才不会在乎下雨,她的一生中本就阴雨不停。”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笔触,放在莫拉塔身上同样适用。多年的阴雨后,莫拉塔终于等来了一束肯定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