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协助球员转会!足坛杜掌门收财物上千万,四大转会事件引猜疑
在陈掌门的“无期”之后,足坛杜掌门的案件也进入了最后阶段。据悉,他在2012年至2022年期间,从事多种违法违规的行为收受财物4千多万元,其中之一就是球员转会。值得一提的就是,杜掌门掌管足坛期间(2017年中至2023年初),出现了一些特别的转会事件。其中包括:两千万国脚转会事件、高薪球员在限薪帽之前续约、平移合同以及俱乐部违规挖人。
1,多队钻空子操作“两千万国脚转会事件”
《2017年夏季注册转会期收取引援调节费用相关规定》,规定内外援的转会费标准分别为2000万元人民币/人次和4500万元人民币/人次,超过此金额需要交付“引援调节费”。
广州队在亚冠两度封王,一些俱乐部想“弯道超车”,投入巨资引进高水平的国内球员。其中多支球队因为投入巨大,让中超刮起“金元足球风暴”。与欧美职业联赛金元大行其道不同,中国足球高层就要抑制这样的发展,祭出了“引援调节费”。然而,2017年制定的引援调节费与2018年高昂转会费外援加盟形成鲜明对比,以至于2019年的转会市场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2018年,中超有两支队伍为争夺德甲金靴奥巴梅扬出现矛盾,中国足协出来喊话不要破坏市场。
最终这一位顶级前锋无缘中超,却引发了中超其他高昂转会费球员的加盟。经过了圈内的通气之下,2019年的中超转会市场大部分都没有触发“引援调节费”,特别是本土球员的交易,绝大部分不会超过两千万元。对于之前动不动就是几千万转会费,甚至有接近一个亿的国脚级别的球员,居然能够大幅度降低转会费转会是十分异常的情况。当时,不少中超球队都有出售或者引进低于2000万转会费的本土优秀球员。当然,这一种“钻空子”的行为没有被警告甚至处理,是难以理解的。
2,高薪球员规避限薪新规提前续约
《关于2020赛季职业联赛政策调整的通知》,规定中超联赛国内球员与俱乐部新签署的所有薪酬合同每年税前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外籍球员年薪则被限制在税后不超过300万欧元。
为了进一步限制中超的“军备竞赛”,中国足坛进一步压缩球员的最高薪酬,推出了“帽子计划”。然而,在限薪令出台前一个月,就有一名高薪合同进行了高薪续约,巧合地躲过了《关于2020赛季职业联赛政策调整的通知》的约束。这到底是“未卜先知”,还是说有人对于新规进行了泄密?值得一提的就是,当时的巧合续约,也在之后几年“金元足球”泡沫爆破之后形成巨大的优势。3,“零元购”球员平移合同延续千万年薪《关于发布2021-2023赛季中超联赛俱乐部财务约定指标的通知》,规定中有明确的表述。其中包括两项关键内容:从2021年1月1日起,所有俱乐部必须按照新规定重新签订新合同。如果原合同薪酬高于新合同,则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协议,不纳入球员薪酬和俱乐部总支出限额范畴。
“四大帽”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和治理也是有着积极的一面的,进入2021年却又半途而废。当时,一些球员需要延续高薪合同,在原东家无法履行的情况下, “下家”如果直接接手可能会违反“四大帽”的规定。此刻,足坛高层推出了新规,让高薪球员“平移合同”。为了能够拿到高薪合同,球员也没有变成“自由身”,而是以“零元购”的方式转会到新的球队。
4,俱乐部管理协助国字号趁机“挖角”
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只有在球员合同到期或者合同只剩下六个月的情况下,一家俱乐部才能和另一家俱乐部的球员进行接触。
在世预赛出局,锒铛入狱的国足李教练下课之后,中国足球又出现了一件奇事。那就是,有一届国字号集训招募大量的足坛名宿来支援教练组。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宿,在这一届国足集训发挥了不一样的作用。然而。一位名宿系国内俱乐部的管理人员,他在离开国足集训之后俱乐部“免签”了一位集训的国脚,从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对于这一种违反国际足联规定的操作,中国足坛高层当作看不见。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中国足坛经历职业化30年,各种丑闻都是如期而至,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称职,甚至是直接搞破坏导致的。而这一次,杜掌门利用职务之便,很可能不仅仅是私下操作,更多还是将私利通过公权来协助相互勾结之人。从而做到,在所谓的合理合规的情况之下,在球员转会问题上获得优于大部分球队、球员的优势。如今,杜掌门东窗事发,到底为了哪一位、哪一些球员谋取便利,仍需要时间来证明。